FPSO市场中的中国力量

文/孙木子 中国水运报全媒记者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年(2024年)前10个月,我国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其中,单价超过百亿元的全球最大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Almirante  Tamandaré”?在江苏南通成功出口,按排水量计算,这样一个平台 相当于5艘航母的排水量,是代表着全球最高水平的海工装备。这一“海上巨无霸”不仅彰显了 我国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更预示着我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逐步 迈向高端,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坚定决心。

建造中攻坚克难 

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主要用于在海上生产、储油和卸油,拥有较强的机动性,常被 称作“海上石油工厂”。因其生产工艺复杂、设备集成程度高、建造难度大,又被称为海洋工程 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据悉,该平台为招商局重工首次承接的集船体建造、模块建造和集成调试于一体的高端海工 生产平台建设项目,完工后将成为全球部署作业最大的生产储卸油平台,每天可处理22.5万桶石 油。

它犹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钢铁城堡”,承载着无数先进的技术与复杂的功能。其内部结构 堪称一座精密无比的迷宫,十几个功能区划分明确,每一个区域都像是一个独立而又紧密协作的 小世界。甲板之下的六层结构里,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设备、错综复杂的管道以及如同 神经网络般的电缆。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协同运作,构成了一个高度集成化且智能化的海上油气 处理与储存中心。

而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工程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的智慧与汗水,是一场漫长而 艰辛的技术攻坚之旅。

为了攻克技术难题,招商局重工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与行动力。针对每一个功能区,都精心 组建了专项攻关小组,这些小组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行业专家。他们对每一个复杂 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反复研究,逐一击破了横亘在面前的重重难关。

其中,主船体最核心的部件——电机的国产化历程,便是这场技术攻坚战役中的一个典型缩 影。“我们深知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对于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联合国内多个发电 机企业,整合各方资源,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在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之后,终于成功完 成了首次国产化建造。”招商重工生产管理部经理助理赵智勇说。 

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更是我国海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水平一较 高下的实力,为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带动产业发展 

完成了造船这一步,在最后的交付出海上,这艘“海上巨无霸”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由于平台自身无动力,需依靠其他船只拖拽,庞大体型和重量增加了交付难度和风险。团队 提前一年筹备,制定了百余页的拖航方案,“拖航方案大概是由9条拖轮再加两条警戒艇在内一 共11条船实施这个拖带工作,整个拖航船队的长度大概在650多米,宽度80多米。这也是有史 以来长江段最大规模的一次拖带任务。”赵智勇介绍。

眼下,这艘8月出口的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经过三个月的远洋航行,已经抵达巴西海域,开启了长达35年不返港的深海作业。

记者了解到,以储卸油平台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设计复杂,上下游产业链很长,涉及材料、 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价值上百亿元的储卸油平台出口,不仅体现我国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的 攀高式前进,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一艘价值上百亿元的储卸油平台能有效带动材料、机械设备、电器、仪表、石油化工等多个 产业的发展。为了让巨轮更好地“牵引”上下游产业,加强“抱团”生长能力,江苏省船舶与海 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南通成立,为大船和配套企业搭建起技术创新和合作的桥梁。

“今年以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装备的订单量呈现良好的趋势。面向船舶海工产 业的未来,我们除了在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船型开发方面做工作,还要下大力气去支持船舶 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业务发展部总监廖期龙 表示。 

眼下,南通已经牵头泰州、扬州,成功打造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船 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规模分别占全国1/101/4市场持续升级

目前,FPSO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在全球范围内,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持续推进, 对FPSO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占据全球FPSO船体建造市场的76%,同时控制了50%的上部结构制造 和46%的上部结构与船体集成市场。

有专家表示,中国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支持上,还得益 于其综合设计与建造的一体化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显著降低了建造和组装的难度,使得船型FPSO 的交付周期缩短至18个月,而基础型FPSO则需24个月。

例如,中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公司(COOEC)在本地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交付的FPSO 本地化率高达85%

此外,中国FPSO市场的发展还受益于其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方面的持续投入。随着物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中国的FPSO不仅在生产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 跃,还在安全监控、远程操作、故障预警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智能化水平。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 提升了FPSO的运营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使得中国FPSO在全球市场上更 具竞争力。

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FPSO制造商也积极响应国际海事组织的绿色倡议,致力于 开发低碳、环保的FPSO解决方案。例如,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动力源、安装废气净化 系统以及探索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这些环保措施不仅符 合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也为中国FPSO制造商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的青睐。

面对未来,中国FPSO市场着眼于更深、更远海域的开发挑战,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 的新需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国际合作,中国FPSO制造商正努力推动行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篇:“00后”女警陈雪:用青春续写两代人的家国守望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