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痛批美国关税:拖了AI后腿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编译|陈骏达编辑|Panken

智东西4月12日消息,昨天,美国知名AI学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谷歌大脑联合创始人吴恩达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与网站发布公开信,批评了美国最新关税政策,并分析了其对全球AI行业的影响。

吴恩达认为,对电力设备、服务器、冷却系统、网络硬件施加的关税将推高数据中心算力成本,延缓AI进步,针对消费电子设备的关税则会阻碍普通民众学习使用AI技术。关税对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等制造业带来的帮助也相当有限。

令人庆幸的是,开源软件正成为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能跨越国界,不受限的流动。同时,生成式AI时代“数据引力”(Data Gravity)效应减弱,关税政策或将进一步促进数据中心在全球的分散布局。

最后,吴恩达呼吁AI从业者继续滋养国际友谊、保持思想的数字化流动、始终相互扶持。竭尽所能,维系这个世界的联结。

以下为吴恩达公开信的完整编译:

亲爱的朋友们:

对于美国辜负朋友与盟友的举动,我深感遗憾。大规模关税政策不仅针对对手,更波及坚定盟友,这将损害数十亿人的生计、推高通货膨胀、加剧世界割裂,让美国与全球更加贫弱。AI虽非万能解药,但在这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我仍希望我们的社群能团结一致,继续跨越国界缔结友谊、交流思想、守望相助。

关于高额普遍性进口关税的危害已有诸多论述。本文中,我想特别探讨其对AI发展的潜在影响。新关税政策的一线曙光在于其仅针对实体商品,未涉及数字产品与服务——包括AI研究成果、软件等知识产权(IP)。知识产权因独特性难以估价,且能通过互联网自由地跨境流动,天然具备避税优势。当前众多国际AI团队跨越时区协作,开源软件正是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愿思想的自由流动能免受阻碍,纵使实体商品贸易已荆棘载途。

然而AI发展依赖硬件,关税壁垒将通过限制硬件的获取延缓AI进步。尽管半导体最终获得关税豁免,但对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等电力设备的征税将削弱美国数据中心的供电能力;对服务器、冷却系统、网络硬件等设备的征税会抬高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对笔记本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征税则将阻碍民众学习使用AI技术。

就数据中心建设而言,生成式AI的兴起意外带来了另一线曙光:由于计算处理成本已远高于数据传输成本,“数据引力”效应减弱,数据中心无需紧邻终端用户,可全球灵活布局。尽管许多地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但关税政策或将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向全球扩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关税将倒逼本土制造,或为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带来微弱助力。正如美国副总统万斯2017年所言,美国更应聚焦自动化(与教育)而非关税。但美国当前既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储备,也不具备完整供应链来替代盟友的制造业供给。机器人技术仅能解决这一庞大难题的很小一部分。相较于文本、图像、音频处理及逻辑推理领域,生成式AI在机器人领域的进展明显滞后。因此关税对AI机器人的推动作用预计相当有限。

我四岁的儿子因鞋子挤脚抱怨数周——他正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上周日我们选购新鞋时,25美元的售价让我不禁感恩自己的支付能力,却也想起那些勉强糊口的家庭:若关税导致鞋价涨至40美元,他们的孩子将不得不继续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思绪亦飘向我在亚洲、拉美地区制衣厂遇到的工人们,需求下降意味着他们带回家养育子女的收入又将缩减。

美国关税政策走向尚未可知,国际贸易也终将继续。但愿有一天,我们能重回那个全球贸易蓬勃发展的时代——美国在其中积极参与,恪守规则。在此之前,让我们AI从业者继续滋养国际友谊、保持思想的数字化流动(特别是开源软件)、始终相互扶持。竭尽所能,维系这个世界的联结。

此致,

吴恩达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