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盼来“试管女儿” 又要为她的生命忧心

温暖1668号

●温暖诉求

一日为母,终为儿忧。过去的一年七个月,来自江西赣州的阿汶每隔20天就独自推着“宝宝车”和3岁的女儿蓝蓝,在广州与赣州之间穿梭。“蓝蓝是我做了三次试管才成功怀上的宝宝,现在她患了重病,无论多折腾我们都要挽救她的生命,因为她是我们夫妻俩命中的‘珍贵儿’。”蓝蓝在与“儿童癌症之王”展开一场持久战,从发病到缓解,再到复发,没有给阿汶太多喘息机会。但阿汶夫妻依然坚定地说,再艰难也要想办法找到钱,让女儿好好活着,好好长大。

为了圆梦当母亲历尽艰辛

等待一个小生命来临,等待她长大开口叫“妈妈”,是阿汶婚后梦寐以求的事情,并为此疲于奔命。“我是难孕体质,为了助孕,结婚以来一直围着医院转,调理身体,但30岁过后仍然没动静。后来,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上,做试管婴儿。”

但是这个过程也同样没有一帆风顺。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价格昂贵,家境不算富裕的阿汶夫妻借了两次钱,培养了3次胚胎才得以成功,那时,阿汶已到35岁,是高龄孕妇。得知成功怀上胎儿的一刻,阿汶欣喜若狂,做试管婴儿期间各种打针、吃药的痛苦,仿佛都烟消云散,都不值一提。

怀孕后,阿汶曾出现流产先兆,为了保住这个得来不易的小生命,她狠狠心辞掉工作在家休养。直到2021年8月,女儿蓝蓝平安降生,阿汶夫妻才放下心头大石,双双拥抱小宝宝,喜极而泣。

阿汶觉得,随着年龄越大,她也不可能再次怀孕,全心养好蓝蓝这一个娃,就是她的“天职”。蓝蓝自打出生,长得粉白粉白,精灵可爱,阿汶对她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爱。当了妈妈后,她全职在家带孩子,丈夫专心工作养家,分工明晰。阿汶计划,等蓝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她也回归社会工作,到时家里收入增加,丈夫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癌王”威胁“珍贵儿”生命

蓝蓝平稳降生,但成长之路历尽坎坷。

阿汶说,2岁半就是女儿的“坎”。2023年3月,阿汶发现蓝蓝有点闹。“平时吃完睡、睡醒玩的孩子,情绪经常波动。睡着睡着突然大哭,脾气也躁动。有一次为她洗澡,我们突然发现,宝贝的右耳下方腮边颌骨的地方肿了起来。”

夫妻俩抱着孩子求医,当时医生都认为蓝蓝得了腮腺炎。但按照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大半个月,都没有好转,肿物还越来越大,蓝蓝苦恼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最后是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专家发现肿物有点异常,不是腮腺炎。于是蓝蓝拍了CT等影像,这才发现,肿物是个恶性肿瘤。”医生马上提醒阿汶夫妻尽快带孩子到广州的三甲大医院就医。

2023年4月,阿汶夫妻抱着蓝蓝奔赴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没想到,结果让人震惊——原来蓝蓝颌骨处的肿块,只是其中一个“小包块”。通过磁共振结果显示,在她体内右肾上腺区域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肿瘤,这个肿瘤仿佛“长出”许多无形“触手”,侵蚀着蓝蓝局部肾组织,还挤到了周边的其他器官。而颌骨的肿物,正是肿瘤细胞“跑过去”,滋长而成的。这个肿瘤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医生向阿汶夫妻讲解时提到,这是“儿童癌症之王”,难治且容易复发。

阿汶至今都有点不太相信,那个活跃、整天笑嘻嘻的宝宝,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么严重的病,在诊室的那一刻,她相当无助,不断恳请专家尽力去挽救,为女儿赶走病魔。

守护得来不易的孩子不言放弃

“2岁多的宝宝,他们有记忆吗?长大后,记不记得小时候受过的苦?”确诊以来,阿汶带着女儿辗转广州、杭州的医院,全力救治孩子,有时她会想,这段记忆是否有机会在若干年后,与蓝蓝一道回味。

蓝蓝年纪小,血管非常细,阿汶夫妻带女儿在广州做了4个疗程化疗,当一检测到肿瘤缩小,有了手术机会之时,又辗转到杭州的医院,找到业内做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权威的专家做手术,切除蓝蓝体内的病灶。然后又转回广州继续做化疗、放疗。

其间经历的劳累、奔波与周折,阿汶都未放在心上,因为她一心一意奔向那些让女儿走出疾病折磨的治疗方法,忽略匆匆度过的时间。庆幸的是,蓝蓝尚小,她一感到难受,就沉沉睡去;身体舒服了,就玩玩具,看早教视频,阿汶照顾女儿的起居,还不算太吃力。

去年年底,蓝蓝完成了15次腹部放疗和15次头部化疗,但当医生建议孩子最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帮助降低复发风险之时,阿汶婉拒了。“经过医保报销,也花掉了60多万元治病,一年多过去,我们已经负债累累了。”同时她和丈夫也希望蓝蓝能得到一个休养机会,打算带她回老家。“说不定,这场挑战就此过去,我们已经和‘小魔怪’说‘再见’了呢。”阿汶暗自期待。

但人算不如天算。踏入2025年的第一个月,蓝蓝回到广州的医院复查,医生在她的右肱骨处发现了可恶的癌细胞——“真的一丝喘息机会都不给!”阿汶又懊恼,又沮丧,无奈地带着蓝蓝重新办理入院治疗。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果然是真的。没想到当妈妈的过程如此辛酸。”回顾从翘首盼子,到女儿生病的这些年,阿汶对“母亲”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是责任,妈妈要承当责任。”她很坚定地说,既然选择为人父母,就要好好守护孩子长大。不管多难也要想办法筹到钱,让女儿好好活着。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

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668号蓝蓝”。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通讯员 张雪欣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上一篇:30岁以下痛风患者占比逐年攀升
下一篇:全球首个AI康复医院大模型在穗启用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