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周国平曾将婚姻划分为三大类型,然而,他坚信,唯有最后一种类型才较为稳固,不易走向破裂。这三种婚姻模式分别是:以梦想与狂热为基石的浪漫型婚姻、以诡计与忍受为支柱的幻术型婚姻,以及以实践与技巧为本的实用型婚姻。浪漫型婚姻常常将爱情视为一切,对婚姻抱有玫瑰色的幻想;幻术型婚姻则将婚姻视作一种手段,不惜容忍和欺骗以达成目的。相较之下,实用型婚姻最为普遍,也最为坚实。
在实用型婚姻中,夫妻双方虽然时有摩擦,时有争执,但他们懂得反思,愿意放下成见与怒火,以平和的心态与伴侣交流。他们并不完美,但在相互体谅和支持中,携手走过漫长岁月。然而,不论曾经多么深爱,不论婚姻多么幸福,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步入中年之后,人们渐渐感到疲惫,觉得夫妻之间似乎失去了新鲜感。即便枕边人近在咫尺,心跳也不再为之加速。
许多女性坦言,到了中年,她们更倾向于与丈夫分房而眠,相比于日夜相伴,她们更渴望拥有一些个人空间。这是为何呢?难道仅仅是爱情淡化了吗?其实并非尽然,还有可能是对方曾经的某些行为,深深伤害了她们的心,使她们对婚姻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一:婚姻失望之痛
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为了家庭牺牲了个人的抱负,选择深陷于家庭生活,将丈夫和孩子放在首位。她们甘愿接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即便丈夫如何轻视自己,孩子如何否定自己,她们依然坚信,自己的付出终将被看见,自己的存在终将被重视。然而,现实往往残酷,在丈夫眼中,她们或许毫无吸引力,甚至在外人面前公然表示:“就她?离了我她根本无法生存,我做什么她都得忍受。”这种轻蔑和鄙视,不加掩饰地暴露出来。在这般打击下,女性的心灵深受创伤,即便没有提出离婚,也因极度失望而与丈夫疏远。
二:改变自己,而非对方
小晴在四十余岁时,发现了丈夫长达三年的婚外情。起初,她悲痛欲绝,情绪崩溃,不顾一切地与丈夫争吵。然而,又能改变什么呢?发生的事情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入心底,无法拔除,永远存在,使心灵永远处于隐隐作痛的状态。她的丈夫无法理解,为何她执着于过去不放,他辩解说:“我已经认识到错误了,人生如此漫长,谁能无过?我现在已经回归家庭,会用余生好好待你,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些问题,小晴也曾问过自己。她明白放下过去,心灵才能得到解脱,但她就是做不到。
后来,她选择对丈夫视而不见,每当丈夫试图亲近她,她都会本能地回避。她坦白说:“一想到他的身体曾接触过别的女人,我就感到无比恶心,我可能永远都无法再与他亲近了。”面对朋友们的困惑,她回答:“离婚岂不是便宜了他?谁知道他会不会与那个女人旧情复燃?我要与他终身捆绑,亲眼看着他后悔,看着他痛苦,我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当改变对方成为一种奢望,小晴选择了改变自己。她调整心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人到中年,要学会放手。无论婚姻是否幸福,都要明白对自己好的重要性。没有人能陪伴我们一生,唯有自爱,方能永远自由自在。
发布于: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