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展馆驱赶喝奶的婴儿 “禁止饮食”不该如此一刀切

本文转自:郑州晚报

  • 新闻晨报 图

热点 话题

规则的刚性与人性化处理并非“二选一”。当所有人都能听懂婴儿啼哭背后的诉求时,文明便能具象化

当规则与人情对峙时,你会怎么选?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对夫妇带10个月大婴儿在上海动物园游玩时,由于园内唯一母婴室位于大门外,步行需15分钟,家长遂进入有空调的科学教育馆角落用奶瓶喂奶,遭工作人员以“禁止饮食”为由驱赶。6月30日,上海动物园发布通告致歉称,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到位,对游客的投诉处理不够有效。此前,该园称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并坚称大门外有母婴室,游客应该到母婴室喂婴儿。

游客认为动物园“冷血”,动物园却认为游客“不文明”。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规则与人情的平衡。

动物园之所以禁止在展馆内饮食,无非是出于对藏品保护和安全的考量,然而,在规则执行环节不可缺少灵活性与人性化考量。婴儿喝奶是其基本生理需求,与成人正常饮食有着本质区别,一刀切地将其纳入禁食范畴,显得过于僵化;又在高温天气下强行驱赶,缺乏人情味和同理心。

以“文明”为由驱赶喝奶的婴儿,已然背离文明“以人为本”的初衷。让人失望的是,园方之前并未认清这一点。拒绝道歉,说明其没有意识到管理与服务的不足。而最终选择道歉,究竟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真正反思了自身问题而真诚道歉?无论如何,希望动物园能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姿态改进母婴设施,改善公共服务。

生活中,不少公共场所禁止饮食,但有两点,“病人服药和婴儿饮食除外”。这是普遍之外的特例,更是冰冷条文之外的人性温度。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就体现在社会对待儿童及其增加“成本”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说到底,婴儿需要喝奶,这原本是文明社会应该理解和包容的,怎么就成了不文明?母亲需要母婴室就近哺乳,这本是城市服务应该改善的,为何会受到道德指责?

规则的刚性与人性化处理并非“二选一”。当所有人都能听懂婴儿啼哭背后的诉求时,文明便能具象化,在现实的土壤里,生长出最动人的模样。

评论员 韩静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