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儿er~
宝宝一哭就喂好不好?
一直以来,都有妈妈吃过这个亏。
刚出生的宝宝,吃的少、吃的频繁,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宝宝哭了就喂奶。
一月龄可能没有影响,但是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奶量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宝宝的奶量不断的提升,频率下降,这个时候还是“一哭就喂”可能会带来影响。
小宝宝一哭就喂奶,也可能会给宝宝身体带来伤害,这点还是要被我们重视。
前几天,一位妈妈发现了宝宝异常表现:
宝宝55天,但是宝宝出现精神萎靡的状态,总是有嗜睡的现象,检查之后发现是脑缺氧。
随后给宝宝拍了CT发现,宝宝的腹部胀气,过度喂养所导致。
在通过交流才知道,妈妈存在错误的喂养方式,宝宝一哭就喂奶。
宝宝的肠道脆弱,所以一哭就喂奶也会给宝宝带来伤害,所以也要清楚。
过度的喂养,会给宝宝的肠道带来负担,同时宝宝颅内压也会提升,出现缺氧的情况。
小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也要注重好的习惯,切勿因为自己的粗略行为伤害到宝宝。
若是没有注重好的喂养习惯,也很容易导致宝宝过度的喂养。
每个宝宝的体重不同,所以奶量不同。一公斤体重每天所需的奶量在150ML。
所以,也要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计算宝宝的奶量,别疏忽。
一哭就喂奶,奶粉喂养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过度的喂养。
若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也可能会产生依赖,宝宝很容易出现母乳依赖。
哭的时候需要母乳安抚,睡觉的时候需要含着入睡。
母乳喂养也有影响,可能对宝宝的睡眠、口腔牙齿都会带来伤害。
所以注重好的习惯还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注重好的习惯,也很容易吃亏。
进入二月龄开始,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都应该要注意好的习惯。
奶粉在自然满足的状态,宝宝也应该要间隔3个小时。
母乳在自然满足的状态,宝宝也应该要间隔2个小时以上。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奶量需求逐渐提升,这个时候喂养的频率也下降,喂养间隔的时间也要把控好。
每个宝宝的肠道都很脆弱,过度喂养虽然能够短期的让宝宝体重增长。
但是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甚至是损伤脾胃,影响宝宝的吸收能力、免疫能力,这些都应该被我们所重视,别不当回事。
【图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