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婴儿在展馆内喝奶被赶出一事引起了人们的热议。6月14日,游客茅先生一家在上海动物园科学教育馆内用奶瓶喂养婴儿,因馆内禁止饮食而遭工作人员劝阻,双方发生言语冲突。园内唯一的母婴室位于大门外,步行需15分钟。6月30日,上海动物园发布通告,对此事向当事人道歉。
对于这件事,一部分人的立场站在动物园一边,认为游客应该遵守规定,文明游园;而更多的人则认为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执行规定也要有人情味。同时,也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园内只有1个母婴室,而且还很远”这个细节上,对目前一些公共场所母婴室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产生了共鸣。
0
1
今年母婴设施配置率
要达到80%以上
随着社会对妇幼健康权益的日益重视,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逐渐形成社会共识,并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2021年11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
该计划指出,要推进母婴设施广泛覆盖,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商场、车站、机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提高母婴设施配置率。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疗机构、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建立服务功能适宜的独立母婴室,配备基本设施,突出引导标识,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母婴设施正常运行。
2022年,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母乳爱公益服务中心等机构做了一项中国母婴室现状调查评价研究,该研究对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中山、汕头等城市的母婴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数量方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建有母婴室,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江苏建成的母婴室数量领跑全国。另外,实际建成的母婴室数量比地图收录到的还多。
0
2
母婴室和厕所混用
卫生问题亟待解决
除了数量要满足之外,母婴室的质量也要有保障。上述研究发现,全国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母婴室相关的地方标准;整体而言,全国母婴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良好,配置数量较充足、配套用品较全、卫生环境及维护状态较佳。但同时也存在问题,比如,一些母婴室内有明显异味,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受;还有的母婴室内能观察到地面和桌面有明显的污渍。很多母婴室虽然有专人管理或规范的维护记录,但是维护的内容和频率不尽一致,也没有维护管理依据的标准。另外,母婴室并没有统一的标志,大多数图形标志包含一个母亲与婴儿的形象,以母亲在护理婴儿或哺乳中的抽象形象为代表。
研究中提到的“明显异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很多母婴室和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混用造成的。这种混用情况在地铁站内最为突出,比如一些城市的地铁站内的引导牌上只有无障碍卫生间的图示和字样,并没有母婴室的图示和字样。而无障碍卫生间当中只有一个折叠尿布台,并且紧挨着马桶。对此有家长表示:“公用尿布台上经常有污渍,每次带宝宝换尿布,都要先用酒精湿巾把尿布台擦好几遍。另外,这种环境也根本没法满足哺乳的需求。”
0
3
设施配置不到位
影响哺乳和使用体验
除了卫生问题外,母婴室内部设施配置不到位也困扰着家长们。大连科技学院做的一项“文明城市视角下的大连市母婴室供给策略研究”发现,部分母婴室设施不完善,如缺少舒适的座椅、哺乳室、婴儿床、消毒设备、热水器等设施,影响了母乳喂养母亲和婴幼儿的使用体验。例如,一些母婴室座椅数量不足,导致母乳喂养母亲难以找到休息的地方。一些母婴室没有独立的哺乳室,导致母乳喂养母亲难以在私密的环境中哺乳。一些母婴室没有配备婴儿床,导致婴儿无法安心休息。还有的母婴室没有消毒设备和热水器,使母婴室的卫生条件受到影响。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静指出,目前公共场所母婴室设施配备存在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管理不善、设施便利性不高与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大部分公共场所的母婴卫生间和哺乳室没有分开,卫生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室内的一些硬件设施也未能考虑哺乳期母亲和婴儿的实际困难。同时,很多母婴室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到位,而应该为母婴提供的湿纸巾、洗手液、尿不湿等应急物品却几乎没有,难以有针对性地满足母婴的不时之需。
0
4
母婴室正在往高质量
有温度的路上走
虽然很多母婴室存在像卫生条件差、设施不完善之类的普遍性问题,但也绝非乏善可陈。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母婴室在人性化、智能化方面一直在进行改进。比如,2021年,一项对北京15个商业区的母婴室进行的调研发现,很多母婴室都增加了使用面积,增设了附加休息设施,满足多孩家庭的新需求。有的购物中心在独立哺乳空间内设置了一把哺乳椅和一个软凳,满足了二孩妈妈的需求——当给一个孩子哺乳时,另一个孩子可以坐下休息。
2022年,一项对深圳多个商场、地铁站、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所做的测评发现,一些商场的母婴室洗手池可提供热水,同时配备饮用水机、暖奶器、母婴用品自动贩卖机等。有的商场和医院还配备了空气净化器、给吸奶设备消毒的微波炉,以及储存母乳的冰箱。这些暖心的配置无不体现着人性关怀,也体现着我们的社会正在朝着生育友好型社会逐步迈进。
记者 || 楚超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