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 AI Surge 欲融 10 亿美金估值 150 亿,Grammarly 收购 Superhuman,Figma 提交上市

作为 SaaS 时代 PLG 和协同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经历了 Adobe 的收购但因监管因素取消收购的 Figma,今天终于提交上市申请了。

几个业务数据:过去 12 个月的收入为 8.21 亿美金,同比增长 46%,毛利达到了 91%,福布斯 2000 强企业中 78% 在使用 Figma,76% 的客户使用 Figma 至少 2 个产品,目前 Figma 拥有的现金为 15.4 亿美金。

Adobe 之前的收购失败后给了 Figma 10 亿美金的分手费,与此同时,Figma 已经买了 7000 万美金的比特币 ETF,并且打算通过 USDC 继续购买 3000 万美金的比特币,目前市场整体很看好 Figma 上市后的表现,Figma 成功上市后应该会给一级市场带来不少流动性。

AI 时代,Figma 也开始全面结合 AI 能力,已经推出了 Figma Sites(网站构建工具)、Figma Make(AI 编程工具)、Figma Buzz(图像生成)和 Figma Draw(矢量设计),扩展至全功能平台。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Figma 超过 85% 的周活跃用户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国际收入占比过半。关于 Figma 的详细解析,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Adobe 200 亿美金收购 Figma,是协同的胜利》《如果 Adobe 收购 Figma 成功,成本将是 300 亿美金》。

与此同时,去年底以 14 亿美金收购 Coda 后《130 亿美金 Grammarly 收购 14 亿美金 Coda,或打造 Notion 最大竞争对手》,Grammarly 今天再次宣布收购 AI 邮件产品 Superhuman,官方说此次收购继续让 Grammarly 朝着基于应用和 Agent 的 AI 生产力平台发展,打造 AI 原生的生产力套件

不过没有公布具体细节,Superhuman 2021 年的估值为 8.25 亿美金,ARR 大概在 3500 万美金,目前帮助用户每周节省超过 4 小时的邮件处理时间,回复速度提高 1-2 天;用户已发送超过 5 亿条消息,处理超过 20 亿次对话,并使用了 60 亿次快捷键。

收购后,Superhuman 的产品、团队和品牌将继续保留。Superhuman CEO Rahul Vohra 和超过 100 名员工将加入 Grammarly。Grammarly 计划利用 Superhuman 的技术开发更先进的 AI 代理,加速其产品路线图,重点投资 AI 和电子邮件领域,构建新的协作和沟通体验。

有投资人认为,AI 不是在取代优秀的工具,而是吸收那些专注于用户体验的工具(比方说 Superhuman),作为一款一开始就付费的邮件工具,Superhuman 基本上是硬从 Gmail 和 Outlook 等巨头手中抢下了一块蛋糕,核心就是其非常快的体验。

为了构建极致的体验,Superhuman 早期构建 MVP 和获得第一个客户花了整整 18 个月的时间,并且为了解决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故意每周只引导 4 到 5 个新客户,可以说其做法和大部分创业公司都不一样。

前段时间 Grammarly 才融了 10 亿美金《Grammarly 再融 10 亿 ARR 超 7 亿美金,采用了独特的融资方式》,此次收购可以说是 Grammarly 向 AI 驱动的生产力平台转型的重要一步,Notion 面对的竞争可能越来越大了。

另外,最近刚进入大众视野的华人 AI 项目 Surge《没融资收入超 Scale AI 的竞对创始人也是华人,一个 16 岁少年融了 100 万美金》,据说正准备以 150 亿美金的估值(最终估值可能会高于这个数字)融资 10 亿美金。

由于其本身一直盈利并不缺钱,此次融资一个是是为了解决员工的流动性,另一个就是在 Meta 投资 Scale AI 后,希望加大从 Scale AI 抢客户,因此融资可能会包括股权融资和员工老股交易。

Surge AI 由 Edwin Chen 创立于 2020 年,他曾是 Google 和 Meta 的工程师。公司专注于数据标注和强化学习人类反馈(RLHF),为 AI 模型提供高质量数据。

其客户包括 Google、OpenAI、Anthropic、Twitter、Amazon、Microsoft、Twitch、Expedia、Neeva、Primer、Met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Substack 和 Character AI 等。

下一篇:雷军祝小鹏G7发布成功:江湖不能只有打打杀杀,也要有兄弟情谊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