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生活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育龄人群面对不孕不育的困境。
据《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介绍,截至2020年,我国不孕症患病率上升至17.6%,约有3300万对育龄夫妇面临不孕问题的困扰。
许多夫妇只能通过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实现生育愿望,但又因价格昂贵望而却步。
今天小薇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做试管婴儿可以医保报销了!
国家医保局: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
不仅如此,部分省份还将分娩镇痛纳入报销,为孕产妇减负又减痛。国家还将加快新生儿护理、“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生育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这意味着产妇从产前到产后,国家都将日益完善覆盖政策,让更多人享受到相关服务。
那么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具体政策是什么样的呢?小薇以福建省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下。
福建省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你要知道的3点
整合设立12个项目,明确价格
取消“B超下采卵术”等20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合设立“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并定价。
项目归类更精简,价格明确更清晰,避免因项目过多,使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增多。
明确医保支付属性
将经卫健部门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2类可另行收费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仅限门诊支付。
8类辅助生殖医疗服务:
- 取卵术;
- 胚胎培养;
- 胚胎移植;
- 组织、细胞活检;
- 人工授精;
- 精子优选处理;
- 取精术;
- 单精子注射;
2类耗材:
- 用于取卵术的取卵针;
- 用于胚胎移植的胚胎移植管;
明确报销待遇
福建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符合条件的辅助生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辅助生殖费用和另行可收费耗材,由医保统筹基金和参保人员共同负担。
不设起付线,不区分医疗机构等级,按项目价格先行自付15%后,职工医保报销比例80%、居民医保报销比例60%,支付额度计入当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共用封顶线。
最后,小薇给大家整合一份福建省审批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就医。
(建议收藏)
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发布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