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定档10月27日

长江,她从雪山走来,携冰川的澄澈,聚万溪的奔流,穿越6300多公里的山河岁月,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由国家文物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特别支持,山海APP、芒果TV、湖南卫视联合出品的八集大型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式官宣定档,将于10月27日起每周一19:30在三平台播出。该纪录片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向东的河流流向,以赋江、源启、理水、合脉、涌新、润稻、流韵、引航八集篇幅,带领观众领略“母亲河”长江的浩荡壮阔与文化绵延。

一捧长江水,半部华夏史:循地理脉络绘文明长卷

6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式启动,“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主题展览揭幕,引发了公众对于长江文化的关注热潮。

在国家文物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的统筹下,《因为长江》制作团队实地走访和深度调研全流域上百家文博机构,邀请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担纲学术总顾问,开创性地以文物为载体,系统梳理长江文明——这不仅仅是地理维度上的江河,更见证和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长江》以江河为经,以文物为纬,自西向东,沿江而下,深入探寻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吴越七大文化区域的内在特质,选取典型性文物展开叙事,生动呈现长江文化蕴含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谱写长江文明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人,那些事:小切口里的大江情怀

《因为长江》选取与文物相关的鲜活人物,通过发掘者、修复者、研究者,以及长江流域上的居民、游客、博主等,渐次揭开千年文物的神秘面纱。

跟随纪录片镜头,与长江息息相关的人物成为叙事引线:热爱长江文化的年轻人从入海口骑到长江源,长江文明的绵延不绝变得具象化;在高原为文物普查奔走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不可移动的岩画、遗址扫描建档,让千万年文化脉络有了高清细部;坚守在文明现场的考古工作者们,花费数十年,揭开历史的谜题,是一眼万年,也是“一铲万年”;与时俱进的文物保护人员,不断寻求技术突破,还原百万年前亚洲古人类的长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些鲜活个体的讲述,文物凝聚出有温度的中华民族群像记忆;通过他们的双手,深埋在地下的文物得以呈现在世人眼前,逐渐勾勒出长江文化的宏大图景;通过他们的研究与探索,长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历史文脉不断延展。

看见“看不见”的长江:技术赋能下的美学革新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年来,聚焦长江文化,山海APP先后推出长江与中华文明线上展“大江来信 千年文脉——一滴江水看中华”,依托数字化技术,解码长江与中华文明共生共荣的基因密码;在第六届“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中发布“流动的史诗——长江流域文物AIGC视频创作”命题,广邀全球AI创作者用新技术讲述长江的新故事。纪录片《因为长江》的开播将是山海APP长江文明叙事的新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片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中做出美学表达新尝试。制作团队采用4K超高清拍摄,呈现电影级美学质感;结合重建技术为文物建模,让文物呈现更立体生动;用鲜活、灵动的语言,深情讴歌长江;用旋律悠扬的原创音乐,奏响长江水脉与文脉和鸣的动人交响。

从三江源头的雪水初融,到奔流入海的千帆竞发;从文明初曙的远古见证,到砥砺前行的时代脉搏——纪录片《因为长江》万里追寻,记录下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一同走进《因为长江》,在每一滴江水中,探寻曾经与未来的答案。

来源:国家文物局

上一篇:62岁何赛飞的“真实”,让多少明星“无地自容”
下一篇:54岁闫妮和27岁女儿同框,母女性格相似如姐妹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