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亚马逊启动新一轮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减多达3万个企业办公室岗位。此次裁员聚焦人力资源、消费者业务等部门,其中员工体验技术团队(PXT)裁员比例或高达15%。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将投资超1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一边是万人大裁员,一边是千亿级AI豪赌,CEO安迪·贾西的“成本手术刀”正精准切割人力成本,为AI革命腾出空间。
一、3万白领岗位消失:疫情后最大规模裁员
据多家权威媒体证实,亚马逊本轮裁员针对全球约35万企业岗位中的3万人,占比近10%,成为自2022年底裁员2.7万人后最大规模行动。裁员主要波及人力资源部门PXT(员工体验技术团队),该部门全球超1万名员工中15%面临淘汰,核心消费者业务亦受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与疫情期间的过度扩张直接相关。2021年亚马逊员工总数曾飙升至160万,而当前全球员工约154万,企业岗位占比较小但成本高昂。裁员同步伴随组织架构调整:贾西力推“减少层级、扁平化管理”,通过内部匿名热线收集超1500条低效流程反馈,推动450项改革。
二、千亿AI投资背后的“人力置换逻辑”
AI接管重复性工作,白领首当其冲
贾西在2025年6月致员工的公开信中已预警:“AI带来的效率提升将减少企业员工总数。”这一预言在本轮裁员中兑现。亚马逊明确将AI定位为“重复性任务终结者”,例如客户支持、流程审核等岗位正被AI代理取代。行业案例佐证这一趋势:赛富时9月因AI应用裁减4000名客服;谷歌云部门削减设计岗;Meta在AI部门裁员600人。
千亿美元资本支出的双重目标
亚马逊2025年超1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旨在同时服务内部运营与外部企业客户。内部文件显示,其长期目标是到2033年用自动化替代超60万个岗位,其中2027年前美国本土将削减16万岗位,仓储、分拣等环节75%工作自动化后,单件商品可省30美分,累计节省百亿美元。
三、人力资源部遭AI反噬:算法裁掉“裁人者”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负责员工管理的PXT部门成为裁员重灾区。该部门由高级副总裁贝丝·加莱蒂领导,包含招聘团队、HR技术人员等岗位,其职能正被AI系统逐步接管。例如,AI面试工具、员工绩效算法已能替代传统HR工作,而内部推行的“无憾流失率”(URA)指标——即公司“乐于”失去的员工比例——进一步为AI替代铺平道路。
四、科技行业集体转向:AI效率与人力成本博弈
亚马逊的裁员潮并非孤例。2025年初至今,全球200多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减9.8万人:微软裁员1.5万,英特尔裁2.2万,Meta、谷歌均缩编AI相关岗位。这折射出行业共识: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企业正用“机器效率”置换“人力成本”。
然而矛盾的是,亚马逊在裁减白领岗位同时,宣布为年末购物季招聘25万名仓储物流临时工。这一“裁脑力、补体力”的策略,暴露出AI替代的优先级:重复性低薪岗位因自动化成本高暂被保留,而高薪白领的“知识型重复劳动”成为AI首个吞噬目标。
结语:AI巴士没有回头票
“拥抱AI的人将重塑公司,但车上不会给所有人留座。”贾西的宣言揭示了残酷真相。当亚马逊将千亿美元砸向AI基建,用算法优化HR部门,用自动化取代16万岗位,其目标已从“全球最大雇主”转向“最高效的AI驱动机器”。这场3万人的裁员风暴,既是疫情扩张后的成本回调,更是AI革命中人力架构的彻底重构——而白领岗位,只是这场变革中最早被标价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