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特朗普狠狠暴击着传统盟友 正好为中国创造机会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一周时间悄然流逝,用荒谬关税戏耍全世界,沉浸在得意忘形之中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他那句狂妄至极的“各国都在kissing my ass”(直译为“亲屁股”,美国俚语指“拍马屁”)仍余音绕梁,狠狠暴击着传统盟友们。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继续发挥着“定海神针”般的稳定作用,始终如一地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

《华尔街日报》11日刊文称,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用咄咄逼人且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大举疏远了“老朋友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以一个“全球稳定支柱”的形象出现。

美媒无奈坦言,尽管世界各国还在观望中国的表现,“但毋庸置疑的是,至少中国所提倡的尊重他国、倡导合作的呼吁,总比特朗普公然叫嚣‘都来kissing my ass’要有吸引力得多。”

文章进一步指出,尽管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盟友,未必会因特朗普荒腔走板的政策,马上倒进中国的怀抱,但美国秉持的全新零和博弈观,加之其随心所欲制定政策的离谱做法,已经迫使许多盟友不得不开始谋划“第二手准备”。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下属的兰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德里克·格罗斯曼(Derek Grossman)直言,“我们越是走在破坏国际秩序的道路上,尤其是对我们盟友和伙伴的利益造成损害,他们就越急需寻找替代方案。”

“而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其实也不多,中国就是最主要的选项之一。”他补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0日,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商务部网站

回忆往昔,《华尔街日报》想起,法国时任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曾在1999年夸赞称,美国已达到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程度,这个西方国家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掌控着世界经济。

他当时特别提到美国的全球软实力,认为美国“主导了世界的思维模式、理念、语言以及生活方式”。

然而,2003年入侵伊拉克暴露了美国军事承受力的极限,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彻底揭示了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到了今天,托特朗普的“福”,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又面临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特朗普政府破坏了西方军事联盟的团结,向全世界发起贸易战,还废除了诸如对外援助等关键的软实力工具。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一剧变为崛起中的中国创造了机会,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挑战华盛顿在世界秩序中的核心地位。在华盛顿的行为愈发难以预测,甚至有完全失控迹象之际,北京正日益强化自己“稳定支柱”的印象。

文章分析称,过去,美国及其盟友共享所谓的“共同价值观”,一直阻碍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如此进展。但在特朗普转而与俄罗斯寻求和解,威胁要吞并丹麦的格陵兰岛、加拿大以及巴拿马运河后,“这种至关重要的纽带正在迅速消失”。

正如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所抱怨的那样,“特朗普并不认同我们与他的每一位前任,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这80多年来所共有的价值观。他甚至都不愿意装一下。”

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最初的关税行政令下,一些国家遭受了最为严苛的关税要求。许多欧洲国家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不再被视为盟友,甚至不再是朋友。

美媒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进一步指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其实并不寻求复制美国的全球联盟体系。这些人士认为,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已经从美国过度扩张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对美媒表示,“现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无疑更大了,但中国会以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履行其责任。这不是要去填补(美国留出的)真空,因为如果你试图填补真空,就会落入陷阱。”

“中国将继续做正确的事。中国想告诉全世界,贸易是推动全人类发展的助推力,每个国家都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国际问题学者、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也强调,“没有人想边缘化美国,但现在是美国在把自己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高志凯霸气回应外媒提问:美国想和中国市场割裂就放马过来,中国已经存在了500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没...

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已经产生了实际负面影响。据美媒报道,在美国移民局不断传出骚扰和拘留事件的情况下,今年3月抵达美国机场的海外旅客入境人数暴跌11.6%。长期以来被视作美国全球影响力重要来源的美国高校,也因政府研究资助的大幅削减而遭受冲击。

美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同时,特朗普政府突然取消了数千份学生签证的举措,也促使外国申请者转向更友好的国家,比如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

致力于向外国学生推广美国高校的行业组织,美国国际招生管理协会的执行董事克莱·哈蒙(Clay Harmon)吐槽道:“这无疑传递出一个信息:如果你的身份很明显会受到美国政府政策反复无常、武断改变的影响,那么来到美国的选择可能并不安全。”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经济都有坚实的基础实现稳定发展,也有充足的动力破浪前行。”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表示,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厚实基础,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更有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努力。“外部冲击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也改变不了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稳固态势。”

“中国的平稳发展为当前的动荡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林剑提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将越来越多的“中国需求”转化为“世界机遇”。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涌现,不断赋能各国共享科技红利。中国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把共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中国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中国经济每个百分点的增长都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多利好。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携手抵御风险挑战,推动实现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林剑说。

延伸阅读

牛弹琴:特别的客人来到北京 美国公开威胁"后果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

这两天,一位特别的客人来到了北京。

谁啊?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之所以说特别,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这是他三年内第三次访华,在西方主要领导人中,他可以说是走动最频繁的。

第二,这是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领导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这次来华之前,竟然还遭到美国政府官员的公开威胁。

4月9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直接点名西班牙,称如果西班牙与中国站在一起,后果很严重。

他原话是这样说的:“西班牙今天早上发表了一些评论。‘哦,好吧,也许我们应该更加与中国保持一致。’那样做无异于自割喉咙。(That would be cutting your own throat)”

割喉!

你没看错,美国财长点名西班牙,就用了这样极具威胁性的词语。

我看到,很多西方人就评价,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个堂堂美国部长,居然用这样的语气,威胁一个西方盟国。

但这就是现在的美国。

贝森特发出威胁的时候,桑切斯正在东南亚访问。

在这次出访前,桑切斯也直言不讳说,特朗普对全球贸易的所作所为,必定会推动欧洲改变意愿,寻找其他的新伙伴和打开新市场。美国造成的局面,意味着所有人都需要调整,既包括欧洲改变对中国的立场,也包括中国调整对欧立场。

现在,美国公然死亡威胁,那屈从于美国的威胁,放弃对中国的访问?

西班牙明确说不。

随同桑切斯访问西班牙农业大臣普拉纳斯,当即对记者表态:“我们与中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我们不仅希望维持这种关系,而且希望扩大这种关系。”

所以,我们看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不为所动,10日晚抵达了北京。第二天,中西还签订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

这还是需要点勇气和骨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给予了西班牙首相高规格的接待

我也看到,对于西班牙首相此次来访,中方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第二天,中国领导人就会见了他。两位领导人还在明媚春光里,边走边聊,很轻松,也很和谐。

新华社发的通稿,有一些话,很是意味深长。

中国领导人告诉桑切斯: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真是掷地有声。

他还告诉桑切斯:中欧应该履行国际责任,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不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

我相信,这既是对桑切斯说的,也是对欧洲朋友说的,更是对大洋彼岸说的。

看图片和视频,桑切斯也很受触动。他告诉中国领导人:贸易战不会有赢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西班牙和欧盟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协作,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贫困等挑战,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涵盖科技、教育和电影等多个领域。

我看到,在签署的行动计划中,有一条这样说:双方支持在电动汽车、工业技术、生态转型等领域开展双向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助力两国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还有一条是:双方有意签署西班牙鲜食樱桃和猪肉输华议定书,并承诺启动促进多种农产品输华协议的谈判。

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市场,更在电动汽车等方面领先世界,与中国合作,自然就能分享中国的红利,更何况,中国可曾亏待过真正的朋友?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西方也有明白人。

美国的单边霸凌以及关税政策,对中国是伤害,欧洲也不能幸免。

中国是机会不是威胁,欧洲必须改变心态,调整对华立场。当然,中国也在审时度势,调整对欧立场。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走在了欧洲最前面,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在北京,他就说,通过这次对亚洲的访问,“我们在必须拓展视野的复杂时期,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胆量,更有眼光,自然也不乏收获。

这才是真正的有识之士。

第二,中欧在加速接近。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看到,中欧虽有过恩恩怨怨,但最近互动明显频密了许多。

4月8日,总理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了电话。紧接着,4月10日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

此外,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8日还与欧盟官员通话。外界更注意到,中欧已同意研究为中国产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这将是中欧关系的一个重大利好。

坦率地说,在全世界所有大国中,最希望欧盟强大的,毫无疑问是中国。

中欧肯定有分歧,欧盟内部也有差异,但在抵制单边霸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上,中欧真是同路人。

第三,美国在心虚什么。

西班牙首相访华,也没说什么刺激美国的话,美国就公开威胁,心虚什么?

心虚中欧会走到一起,心虚美国会被全世界孤立。

但霸凌做法,可能成功吗?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前一天发出威胁,后一天西班牙首相就来了北京,不仅来了,还签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

这个世界,公道自在人心,有些国家怕美国,但有些国家又岂是美国威胁就能奏效的?

可以预料,桑切斯之后,会有更多领导人来到中国。这就是人心向背。

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上下同心,开放包容,这样的中国,管他USA还是USB,又何惧之有?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