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来源: 人民日报

1

父母的肯定

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时,总是忍不住指责,给孩子贴上很多“标签”:“怎么这么粗心,总是写错字”“怎么这么胆小,不敢表达自己”“怎么总是不长记性,总是做错事”......

这些看似是在提醒孩子的话语,实际上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总是不能让父母满意。长久下来,他们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内心深处会渐渐形成一种“我不够好,我总是不能成功”的观念。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懂得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和温暖孩子,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和欣赏。

“这次有进步,下次多加留意易错字会更棒”“我看到你认真思考了,大胆说出想法,大家一定会欣赏你的”,这才是父母应该给孩子贴上的“标签”。来自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

2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天下没有从不犯错的孩子。为人父母,重要的不是每天批评孩子的错误,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看到孩子把牛奶洒了,先别不耐烦,而是告诉他们这时候应该拿个抹布来擦。看到孩子的房间乱,先别指责,而是教给他们快速收拾房间的技巧。看到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先别唠叨,自己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在孩子身边静心读书。

为人父母要始终记得,不要站在问题一边打败孩子,而是站在孩子一边打败问题。遇事不指责,把重点放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上。

不断地“打压”孩子,会让生活中的小事消耗掉孩子的热情和快乐,父母的职责是要给孩子赋能,托举起孩子,让他们自信成长。

3

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仔细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确实不是什么大事:衣服脏了,洗一洗就好了;鞋子湿了,那就换一双;打翻了水杯,擦一擦就行了。

成长中的孩子都不完美,在他们慢慢长大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做错一些事情。如果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指出来,并且及时介入,帮助孩子改正。如果是无关痛痒的小事,那不必急着指责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去找到问题的原因,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

他们会长大的,会变得越来越好的。心中向阳,才能遇见更多阳光。孩子快乐,并且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用生活中的小事反复“消耗”孩子,包容正在成长中的“不完美孩子”。把目光集中在美好且重要的事情上,和孩子一同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当孩子拥有以身作则、快乐从容的父母时,他们也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幸福。

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洞见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