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课“放大招”:解锁“大安全”视角,培养跨学科思维

东方网记者朱雯4月14日报道:“这堂课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重新认识文化与国家关系的大门;如一台天平,让我更读懂文化安全的分量。”在一堂特殊的课结束后,华东理工大学2024级经济类2401班学生吴子涵感慨地表示。

近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正式拉开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专题教学的帷幕。首堂课由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文化安全”为题,面向师生深刻阐释新时代文化安全的战略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在文明交融中要始终坚守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时代使命。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这套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线下安全教育讲座、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安全教育实践三个板块,“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分为“绪论”“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金融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章节。“安全教育实践”板块则要求学生围绕安全主题开展“基地考察、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安全宣讲”等实践活动。

在教师团队方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整合优质师资,校领导讲授绪论、文化安全,学校优势学科领域专家讲授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有驻外工作经历的部门负责人讲授海外利益安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讲授经济安全。

“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大安全视角下的跨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类安全问题时,能有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策略,真正让学生做到‘笃学、善思、力行’。”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介绍说。

“以往我只关注物流的运输效率、仓储管理等方面,却忽视了背后的网络安全隐患。绪论课上,老师指出物流网络包含海量信息,从客户个人资料到货物运输轨迹,一旦遭遇网络攻击,后果不堪设想。”物流220班的王涵之同学说,这堂课使她意识到,保障物流网络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经济秩序稳定,维护民众生活安宁。”

信息学院2024级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王昕欣在上完“网络安全”专题课后,也表示:“通过这堂课,我才了解到自身专业的未来不仅仅是在保护我们个体,更是与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等息息相关。”

另据了解,华东理工大学还依托上海市丰富的产教资源,建立了一批可供“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的实习实践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保障。‌

上一篇:春招暖意融 市场化多元就业渠道加力拓展
下一篇: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第三届花潮节:以轨道为笔,绘就交通强国文化长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