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科技招股书解读:半年营收增长40.3%,盈利指标有何隐忧?

闪回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二手手机回收服务的中国公司,正冲刺港股IPO。此次招股书展现了其业务的快速增长态势,但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财务细节与风险因素,以下将为您详细解读。

业务模式:构建一体化回收销售体系

专注二手手机,打造综合解决方案

闪回科技是中国第三大手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凭借专有检测、分级及定价技术,以及线上回收及销售平台,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提供从以旧换新启动回收,到二手手机标准化转售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其主要通过闪回收系统,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获取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经检测加工后,通过闪回有品线上平台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网店分销。

多元供应渠道,以旧换新为主

供应渠道方面,主要包括上游采购合作伙伴(主流消费电子品牌及其指定分销商、大型商户、移动网络运营商)经营的零售店,个人消费者为最终供应商。以旧换新是主要采购方式,数据显示:

年份 通过以旧换新采购的占比
2021年 90.6%
2022年 87.9%
2023年 85.1%
2024年 92.5%
2024年(上半年) 94.4%
2025年(上半年) 83.7%

财务表现:营收增长显著,盈利指标待析

营收增长强劲,半年增速达40.3%

闪回科技收入增长明显,从2021年约人民币7.5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2.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半年数据来看,从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约人民币5.77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约人民币8.1亿元,增长率约为40.3%。

年份 营收(人民币百万元)
2021年 749.7
2022年 919.1
2023年 1158.4
2024年 1297.3
2024年(上半年) 576.9
2025年(上半年) 809.5

净利润及变化:招股书暂未披露,盈利质量待解

招股书未明确提及净利润相关数据,无法直接判断公司最终盈利情况及盈利质量,投资者需等待进一步财务信息披露。

毛利率及变化:未披露,成本把控存疑

同样,招股书中毛利率相关内容缺失,而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初始盈利能力,其不明使得公司成本控制及产品竞争力分析缺乏关键依据。

净利率及变化:未披露,综合盈利能力待考

净利率作为衡量公司最终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招股书未给出相关数据,投资者难以评估公司在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实际收益能力。

营收构成:产品销售为主,服务占比较小

收入主要源于二手消费电子产品销售,占比超98%,其中二手手机销售又是大头。其他服务收入占比较小,主要包括配对、质检及售后服务等。

年份 销售产品占比 销售二手手机占比 其他服务占比
2021年 98.3% 92.5% 1.7%
2022年 98.1% 93.2% 1.9%
2023年 98.4% 90.6% 1.6%
2024年 98.5% 94.9% 1.5%
2024年(上半年) 98.6% 94.8% 1.4%
2025年(上半年) 98.9% 95.5% 1.1%

关联交易:招股书未提及,关注潜在利益输送

招股书未提及关联交易相关内容,但在后续上市进程及公司运营中,关联交易可能出现,投资者需持续关注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输送利益等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财务挑战:盈利指标不明,成本控制待考

盈利指标数据缺失,对投资者评估公司盈利能力造成阻碍。同时,成本控制方面,因毛利率未披露,难以知晓公司在采购、检测、运营等环节成本把控效果,若成本上升,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同业对比:市场地位第三,竞争优势待凸显

按2024年回收及售出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闪回科技是中国第三大手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约1.3%。虽有一定市场地位,但与头部企业相比,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或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凸显竞争优势以应对竞争。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情况待明晰

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信息有限,关注依赖风险

招股书未详细披露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信息。若公司业务集中于少数大客户,客户流失或采购量变化,将对营收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需关注潜在客户依赖风险。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未详述,供应稳定性待察

同样,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信息在招股书中未详细阐述。公司依赖上游采购合作伙伴获取二手电子产品,若供应商方面出现供应中断、质量问题或合作关系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股权与管理层:结构与激励待了解

实控人、大股东、主要股东情况:招股书未披露,关注股权稳定性

招股书未给出实控人、大股东及主要股东相关信息,股权结构影响公司决策方向和稳定性,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披露,了解股权是否集中、有无潜在股权争夺风险。

核心管理层:履历经验待知,薪酬激励未明

关于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的履历、经验、薪酬及激励机制,招股书未详细介绍。管理层能力和稳定性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合理薪酬激励机制可提升管理层积极性,投资者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评估公司治理水平。

风险因素:多维度风险并存

市场竞争风险:对手林立,份额争夺激烈

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和现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价格战、拓展服务等争夺市场份额,闪回科技若不能保持竞争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或受影响。

政策法规风险:监管趋严,合规成本增加

环保、电子废弃物处理等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变化,若公司未能及时适应,可能面临处罚,增加合规成本,影响正常运营。

技术更新风险:迭代迅速,检测技术需跟进

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更新快,二手产品检测、分级和定价技术若不能同步更新,可能导致评估不准确,影响采购和销售,降低客户满意度。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